第160章 嚣张

  待弘历将要务逐一交代完毕,三位臣子躬身退下,脚步声渐次消失在养心殿外。

  弘历褪去明黄龙袍,换上藏青暗纹长衫,在数百特勤局精锐的严密护持下,从紫禁城西北角侧门悄然出宫。

  烈日高悬,蝉鸣如沸。

  不远处中央广场上,此起彼伏的号子声穿透暑气。

  年初,弘历便下令修建公共图书馆。

  如今,这座完全依照弘历设计蓝图建造的建筑已初具规模。

  图书馆由三处建筑构成,主楼以红砖筑就外墙,线条笔直规整,占地达三百步见方、五百步纵深,三层楼宇拔地而起,每层足有丈二之高,尽显雄浑大气。

  主楼旁侧,单层食堂楼灰瓦覆顶,古朴雅致,食堂侧边,六层住宿楼与之毗邻而立,轮廓方正,墙体厚实。

  在京城多见一层两层民房的街景中,这片高低错落的建筑群气势卓然,引得路人频频驻足观望。

  灰头土脸的挑夫撂下扁担,粗布衣襟擦着汗:"这是什么衙门啊,这些房子看上去好奇特呀。"

  话音未落,戴玳瑁眼镜的教书先生轻摇折扇,腕间玉镯撞出清响:"这你都不知道?这是皇上亲谕建造的公共图书馆,往后不论寒门贵子,都能免费饱览万卷藏书。"

  "还有这等好事?"挑夫挠着板寸头,黧黑的脸上满是难以置信。

  戴瓜皮帽的老者叭嗒着旱烟,烟锅里火星明灭:"奠基时,我亲眼见内务府的人抬着御笔题写的匾额进去!"

  人群中响起此起彼伏的惊叹。

  扎羊角辫的女童拽着母亲衣角:"娘,书能当饭吃吗?"

  年轻妇人笑着点她额头:"读了书,就能知道天上星星为啥眨眼啦。"

  弘历立在斑驳的树影里,听着议论声望着尚未竣工的飞檐。

  脚手架上,工匠们正将琉璃瓦嵌进檐角,灰泥混着汗水滴落在水泥浇筑的墙面上。

  西北角的告示牌被日头晒得微微卷曲,朱批"中华公共图书馆 严禁攀折花木"的字迹却依然醒目。

  弘历走近些,看见围栏内尘土飞扬,数百名民工或搬运砖石,或搅拌灰浆,即便热浪灼人,号子声仍此起彼伏。

  弘历记得曾严令户部:"工钱翻倍,质量必须过硬"。

  此刻见工匠们干劲十足,抬手抹去额头汗水继续作业,紧绷的嘴角终于有了几分松动。

  弘历绕着工地缓步端详,红砖灰瓦的轮廓在阳光下愈发清晰。

  确认各处施工都按图纸推进后,弘历微微颔首,转身消失在特勤局护卫形成的人墙中。

  东直门外,号子声与夯土声交织,占地广袤的竞技场地已现巍峨轮廓。

  这座可容纳万人的场馆复刻后世体育馆形制,环形阶梯座椅气势夺人。

  场馆外新拓的商业街也在紧锣密鼓收尾,一片繁忙景象。

  烈日下,雷声澂头戴草帽,汗水浸透衣衫,仍在工地间忙碌指挥。

  作为“样式雷”建筑世家传人,其家族世代主持清廷皇家建筑设计,他又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将传统营造技艺与西洋建筑理念完美融合。

  这种古今贯通、中西合璧的独特造诣,让雷声澂成为华人运动会场工程总负责人的不二人选。

  忽闻远处传来整齐的脚步声,数十名劲装护卫如雁阵般排开,簇拥着一名藏青暗纹长男子缓步行来。

  雷声澂心头一震,三步并作两步趋步向前:"微臣不知圣驾亲临,有失远迎!万望陛下恕罪。"

  "雷卿平身,无需多礼。”

  弘历抬手抚过场馆立柱上尚未雕琢完毕的云纹浮雕,指尖触感粗糙却已显苍劲,忽而转头问道。

  “此立柱造型看似简约,内里可有讲究?”

  雷家澂躬身半步,指尖轻点柱身:“回皇上,这是取西洋廊柱之稳固,辅以雷氏祖传的榫卯嵌合秘术,既承托场馆穹顶之重,又暗含‘天圆地方’的古意。”

  行至射箭靶场时,弘历望着远处特意保留的古槐,若有所思。

  “此处树木未砍,可是为了保留景致?”

  雷家澂连忙解释:“正是!这棵百年老槐见证过先祖父绘制圆明园烫样,如今特意将靶场方位与之呼应,让老树新景相映成趣,也算是延续雷氏与园林草木的缘分。”

  待步入投壶雅趣区,弘历执起一旁工匠制作的陶壶,端详片刻。

  “这投壶器具看似普通,可有改良之处?”

  雷家澂眼中闪过光亮:“回禀皇上,此壶借鉴西洋中空之法减轻重量,壶身纹饰却是按《营造法式》中的缠枝纹样烧制,投壶时更显轻巧,又不失雅韵。”

  弘历闻言抚掌大笑:“妙哉!雷氏一门果然将东西之法用得出神入化!”

  笑声未落,尖锐的吵闹声突然撕裂热浪。

  弘历循声望去,十几个锦衣公子哥骑着锃亮的中华自行车,车铃被按得刺耳作响,脚下蹬出嚣张的节奏。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