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5章 段羽:“我反对!”【2】

  “今天,朕传召诸卿前来,就是来见证这禅位大典的!”

  “哈哈!”

  袁基肆意的笑声传遍了整个嘉德殿。

  禅位大典?

  这个词汇不是第一次出现。

  但距离上一次,也已经过了两百年。

  《汉书·王莽传》:“莽率公侯卿士奉皇太后玺韨,上嗣皇帝位,御王冠,即真天子位,定有天下之号曰‘新’。”

  汉朝第一个接受禅位的,便是王莽。

  不过比起王莽接受禅位,袁基此时从口中说出的禅位就好像是笑话一样。

  首先是禅位的条件和前提以及步骤。

  天象与谶纬。

  出现“祥瑞”如凤凰、黄龙或灾异如日食、地震,象征天命更替。

  谶纬预言如王莽时期的“赤帝传位黄帝”。

  再就是授意百官联名上书,请求皇帝“顺天应人”禅位。

  皇帝需象征性推辞三次,以示谦德。

  然后是禅位大典,以及新帝的继位大典在同时举行。

  当初王莽篡国,接受禅位的时候,王莽已经是权倾天下的权臣。

  群臣无所不避讳。

  可眼前的袁基呢?

  除了用手中的兵马来控制洛阳,用武力来强行压制之外,袁基哪里有半点权臣的样子?

  现在的袁基甚至还不如太傅袁隗。

  这种所谓的禅位,无非就是笑话,是一种自欺欺人的形式罢了。

  是垂死的挣扎,是覆灭之前最后的疯狂。

  袁基的目光看向珠帘后的太皇太后董氏,呲着牙笑着说道:“太皇太后,朕说的没错吧,朕没有逼你们吧,禅位是您和陛下亲自决定的吧。”

  坐在珠帘后的太皇太后董氏缩在衣袖当中的双手紧握在一起,脸色苍白。

  随着袁基的发问,董氏屈辱的摇头。

  “没......没有。”

  “哈哈!”

  董氏的话音落下之后,袁基再次转身张开双臂看着殿下的群臣说道:“诸卿可曾听见了吗。”

  “太皇太后说朕没有逼她,也没有逼迫幼帝,是他们心甘情愿将皇位禅让给朕的。”

  “既然如此,那朕自当顺应天命,继承大宝。”

  “来啊。”

  袁基看向一旁的禁军说道:“扶董侯下去吧。”

  “既然董侯已经禅让皇位于朕,朕也自当好生厚待董侯和太皇太后。”

  “朕会一直将董侯和太皇太后养在后宫,直至董侯成年,太皇太后殡天。”

  守候在一旁的两名禁军一左一右的将坐在龙案后的幼帝刘协直接架了起来。

  刘协身上穿着的宽大的冕服托在汉白玉的地面上。

  那张幼嫩的脸上满是惊恐之色。

  袁基一抖双侧宽大刺绣着云纹祥瑞的衣袖,然后便直接坐在了龙案后。

  “诸卿......朕接受禅让,登基称帝,自然要有一个新的年号。”

  “不过在此之前,朕还想问问诸卿......”

  “朕接受禅让,继承大宝,诸卿可有赞成,可有反对啊。”

  “如果有反对,现在就说出来。”

  袁基那双鹰隼一般的目光在站在前排可以看清的众臣身上一一扫过。

  每一个被袁基目光扫过之人,都不自觉的低下了头。

  其中也包含伏完,郭鸿等人。

  嘉德殿上一片寂静,没有任何一个人敢和袁基对视,更不用说反对了。

  当袁基的眼神看过所有人,所有人都低下头颅之后,坐在龙案后的袁基放肆大笑。

  “哈哈!”

  “哈哈哈哈!”

  袁基一手指着殿下的文武群臣,一边仰头大笑,笑声越发的猖狂,嘲弄。

  “你.....张温,马日磾,伏完,郭鸿......还有你,你......你们,你们所有人。”

  “不要以为朕不知道你们在想什么!”

  “你们心里都在想,朕是逆臣,朕是疯子,朕......该死!”

  “没错,朕是逆臣,朕是疯子,但是你们呢!”

  “你们每个人都自诩是汉臣,自诩是忠臣良将,自诩是仁义君子,自诩遵从礼法。

  可是朕今天就站在这里,你们心里都清楚,朕用逼迫的手段让皇帝禅位,让太皇太后承认朕的这个皇位。

  可你们这些自诩汉臣忠臣的人,又有哪一个敢站出来说一句话,又有哪个人敢说一个不字?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