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回;霍母影云盼儿归,天津卫帮派林立。
/>
"我帮您摆好了您最喜欢的青花瓷碗!"
王影云摸了摸孙子的头,眼眶有些发热。
"寿嵩真乖,比你爹小时候懂事多了。"
程雪听到这句话后,原本正在忙碌的双手像是被施了定身咒一般,突然停了下来。她的眼神微微一黯,仿佛有一层淡淡的阴影笼罩在她的眼眸之上,但这丝黯然转瞬即逝,如同夜空中的流星划过天际,短暂而微弱。
然而,程雪毕竟是个坚强的女人,她迅速地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就像那平静的湖面被微风吹过,泛起一丝涟漪后又迅速恢复了平静。自从丈夫霍东亭离家从军以来,她便独自一人承担起了整个家庭的重担。
每天,程雪都要早起晚睡,操持着家中的大小事务。她不仅要照顾年迈的婆婆,还要照顾年幼的孩子。洗衣做饭、打扫卫生、接送孩子上学……这些看似琐碎的家务事,却占据了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尽管生活如此艰辛,程雪却从未有过一句怨言。她默默地承受着这一切,用自己的坚韧和毅力支撑起这个家。
"娘,玉梅带着孩子们来了。"
霍东玲轻声提醒。
王影云缓缓地抬起头,目光落在了门口处。只见小儿媳叶玉梅正迈着轻盈的步伐走进房间,她的一只手紧紧地牵着年仅三岁的霍振东,另一只手则小心翼翼地抱着同样年幼的霍雅雯。
这对可爱的龙凤胎,是在霍东觉离家之后才降临到这个世界上的。他们的父亲,那个曾经离家出走的男人,甚至都没有机会亲眼见到自己的孩子。这个事实让人不禁感到一阵唏嘘。
"娘。"
叶玉梅行了一礼,声音轻柔。她比程雪小几岁,眉眼间还带着几分少女的稚气,但举手投足间已经有了为人母的稳重。
王影云接过小孙女,霍雅雯在她怀里咯咯笑着,小手抓着她的一缕白发玩耍。这孩子长得像她母亲,但那双眼睛——王影云心头一震——那眼神简直和东觉小时候一模一样。
“东觉走的时候,玉梅才刚有身孕。”
王影云喃喃自语着,仿佛这简单的一句话,包含了无尽的哀伤与无奈。她的思绪,如同断了线的风筝一般,飘回到了三年前那个寒冷的清晨。
那是一个寒风凛冽的早晨,天空阴沉沉的,仿佛预示着一场离别。王影云站在院子里,看着霍东觉缓缓地跪在她面前,每一个动作都显得那么沉重。他的额头重重地磕在冰冷的地面上,发出清脆的声响,这声音在寂静的院子里回荡,让人听了心里一阵酸楚。
霍东觉抬起头,看着王影云,眼中满是愧疚和不舍。他的声音略微有些颤抖:“娘,儿子不孝,国难当头,不得不走。”说完,他又磕了一个头,然后站起身来,转身离去。
王影云呆呆地望着霍东觉渐行渐远的背影,泪水模糊了她的视线。她想要叫住他,却发现喉咙像是被什么东西堵住了一样,发不出声音。她只能默默地看着他消失在远方,心中的痛苦如同潮水般涌上心头。
就在那个时候,叶玉梅悄悄地躲在房间里,没有出来送别。她紧闭着房门,仿佛这样就能将外界的一切都隔绝在外。然而,她内心的痛苦和不舍却如潮水般涌上心头,让她无法抑制地哭泣起来。
泪水像决堤的洪水一般,不停地从她的眼角滑落,浸湿了她的脸颊。她的眼睛渐渐变得红肿,原本美丽的面容此刻也被悲伤所笼罩。
叶玉梅知道,如果她此时出去,丈夫一定会看到她那哭肿的眼睛。她不想让丈夫看到自己如此脆弱的一面,更不想让他因为自己的难过而分心。所以,她选择了默默地躲在房间里,独自承受这份离别的痛苦。
“娘,您别想太多啦!”
叶玉梅温柔地看着婆婆,轻声说道,仿佛能洞悉她内心的忧虑。
王影云微微叹了口气,眼中闪过一丝不安。
“唉,这仗都打了这么久了,也不知道东觉他们现在怎么样了……”
叶玉梅连忙安慰道。
“娘,您放心吧,东觉在信里说了,他们打了胜仗呢!而且他还说,很快就能回来了。”
王影云的脸色稍稍缓和了一些,但还是有些不放心。
“真的吗?这信里的话能信吗?”
叶玉梅笑了笑,肯定地说。
“当然能信啦,娘。东觉他从来不会骗我们的,他一定会平安回来的。”
婆婆点了点头。“
那就好,那就好……”
她的声音有些颤抖,显然还是有些担心。
叶玉梅握住婆婆的手,给她一个温暖的微笑。
“娘,您就别担心了,我们就安心等着东觉回来吧。”
王影云点点头,却知道这不过是安慰的话。东北战事吃紧,家书难得,每次收到信都像是上天的恩赐。她把小孙女交给叶玉梅,转身走向堂屋正中的太师椅。
这时,两个年轻女子一前一后走了进来。走在前面的贺敏英姿飒爽,一身利落的短打扮;后面的赵飞燕则温婉可人,手里还捧着一束刚摘的野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干娘!"
两人齐声叫道,脸上洋溢着青春的笑容。
&em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