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荀彧的命运如何?

  残阳如血,暮色苍苍。

  看客散尽,泰山之巅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石台上的竹棚已经撤掉,所有的侍从也都提前下山去了。

  荀彧和月旦评老人许劭,以一块条石为桌,沐浴着暮色,浅酌低饮

  老管家恒臣坐在两人的中间,手中执着铜壶,不时的给两人满着浊酒。

  如血残阳下,三个日暮西山的老人,更显的沧桑而凄凉。

  许劭手里端着酒碗,抬头看着山下逐渐升起起的山雾,含笑说道:

  “荀令君,你初识孟德的时候,他不过数千兵马。”

  “而你辅佐他二十载,如今他已位极人臣,占据中原,俯瞰天下了!”

  “既然你被孟德称为‘子房’,何不效仿汉初张良?”

  “若能在此时功成身退,退隐山林,可谓完满矣!”

  荀彧双眉微蹙,摇了摇头。

  瘦削的脸庞映着夕阳,显出几分憔悴和焦虑。

  “难道荀令君是舍不得你万岁亭侯的荣宠和爵位么?”

  许劭的酒碗高高举起,一饮而尽。

  荀彧苦笑了一声,也端起酒碗满饮了一碗。

  “功名富贵,于我来说如浮云。”

  “昔日张良退隐的时候,项王已自刎乌江,天下尽归大汉。”

  “可如今我主虽然已经据有中原,但四海未平,诸侯割据。”

  一阵山风起,吹拂着荀彧的衣袂。

  荀彧站起身子,迈步走到山崖边,望着山谷中弥漫起来的雾气:

  “我主南征,后方事宜尽托于我,我岂能弃之归隐?”

  “荀彧平生之志,就是结束群雄的割据,恢复汉室的万里山河!”

  “这次我主只要能拿下江东,则天下已定,益州、西凉可唾手而得,我也算了却毕生心愿了。”

  许劭在恒臣的搀扶下也站了起来,与荀彧并肩而立:

  “江东?”

  “荀令君,你真的以为孟德的敌手是江东么?”

  荀彧的身子微微一颤,差点跌倒,急忙伸手扶住了旁边的巨石。

  “先生之意,莫非指的江夏周不疑?”

  “周不疑虽是天下智绝之人,可是我主若能拿下江东,以四海九州对他江夏一隅之地,可有胜算么?”

  对于周不疑,荀彧既敬又怕,想要从月旦评老人的口中,了解关于江夏的消息。

  许劭并没有回答荀彧的话,而是用手指着老仆从恒臣说道:

  “我受周不疑所托,让他照看你十年。”

  “受人之托忠人之事,如今十年已过,何况他也年事已高。”

  荀彧看着恒臣苍老的面容,点了点头,虽然心里有万分的感激,可是话到嗓子眼,却不知道说什么。

  “急流勇退,归隐山林之事,还请荀令君审慎思之。”

  “老夫就此别过了!”

  月旦评老人许劭,挽住恒臣的手臂。

  两道沧桑的身影,沿着山道缓缓前行,往山下走去。

  “主人,荀文若他……”

  老管家恒臣语声哽咽。

  “周不疑让我带你离开,就是不再保他了。”

  “可惜啊!”

  “他跟随孟德二十载,却始终看不透孟德的心……”

  “在这一点上,荀彧甚至不如昔日的陈宫。”

  山雾弥漫,遮蔽了两个人的身影。

  西边的太阳,落在天际。

  暮色沉沉,山风更加冷了。

  “大人,月旦评老人已经下山去了,咱们是不是也……”

  躲在远处的侍从,见荀彧伫立在山崖前许久,忍不住上前请示道。

  “哦!”

  荀彧从思绪中醒来,从侍从的手里接过了披风。

  “下山!”

  “即刻赶回许都去!”

  荀彧回想着此次月旦评过程中许劭说过的话,恨不得飞回许都。

  ……

  许都,天朗气清,万里无云。

  世子曹丕府里的后花园里,更是百花盛开,争奇斗艳。

  “父亲已命人在军中建造拜将台,似乎要准备择选首席军师了!”

  曹丕笑着将一封赤壁发来的折报放在桌上,随即抽出腰间的长剑,在花树间的草坪上舞动了起来。

  站在一旁的司马懿,伸手从桌上拾起折报看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