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没有永远的盟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诸葛亮和刘备携手下了将台,一边往府衙中走去,一边说道:

  “当日新野,亮刚出山,便遇到曹军大举攻袭。”

  “虽然火烧博望,火烧新野,连番重挫曹军,可终究还是因为棋差一招,未能帮主公谋夺荆州。”

  诸葛亮的话语之中,带着几许遗憾,可更多的是痛恨和不甘心。

  如果不是因为半路杀出个周不疑,派黄忠袭取樊城,又到襄阳给蔡瑁张允通风报讯,他也不会一败涂地。

  “胜败兵家之常,军师何必耿耿于怀?”

  “再说正如军师刚才所言,几场大捷,曹军的损失远比我们要多。”

  “怪只怪刘备根基浅薄,兵马钱粮有限,不能让军师大展拳脚……”

  刘备羞愧满面,不住的摇头。

  “无妨!”

  诸葛亮却丝毫不以为意,反而手摇羽扇笑道:

  “若主公坐拥百万雄兵,那么天下唾手可得,又何必三顾茅庐,请亮出山?”

  “虽然咱们此刻蜗居樊口,仰人鼻息,但亮敢保证,用不了多久,保管让主公坐拥荆州和两川之地!”

  说话之间,已经到了府衙。

  刘备听到诸葛亮信心十足,又见四下无人,便好奇的问道:

  “军师,刚才在校场上,你说这些兵马,并非用来对付曹操的,这其中究竟有何深意?”

  “我孙刘结成联盟,共抗曹操。咱们的粮草和兵马,都是得自江东。”

  “一旦周瑜和曹操开战,我们若不倾力相助,只怕江东也不肯答应……”

  吃别人的嘴短,拿别人的手短。

  更何况现在樊口的一兵一卒,一米一粟,皆是依赖江东的补给?

  “我们帮助江东抗曹,未必是直接动用兵马!”

  “更何况这区区一万多兵马,怎敌得过曹操数十万精锐?”

  诸葛亮放下羽扇,端起桌上的茶壶,给刘备倒了一碗茶,这才继续说道:

  “半月之前,我已经借鲁肃之口,转达孙权,只要我去西凉,主公去蜀中,便可说服马超和刘璋起兵策应!”

  “只要这两路兵马袭来,那曹操就是四面受敌!”

  “再加上他粮草即将告罄,这一战,曹氏败局已定!”

  刘备正喝着茶水,听到诸葛亮这话,差点把口中的水喷在桌子上。

  好容易咽下了喉咙,这才打了个嗝说道:

  “军师,如此大话,怎么能随意乱说呢……”

  “刘璋暗弱无能,畏惧曹操如虎,我怎有本事劝说他来打曹操?”

  “而且军师和西凉马超,似乎也并无交情……”

  刘备无兵无粮无地,仅以“皇叔”的虚名,和孙权联盟,内心深处本身就有一种自卑感。

  所以和江东打交道,他总是战战兢兢,唯恐得罪了孙权或者周瑜。

  万一被江东抛弃,收回了樊口之地,或者断了他的粮饷供应……

  那就只有死路一条了!

  所以听到诸葛亮的话,不免有些紧张。

  “主公勿忧!”

  诸葛亮淡淡一笑,自然明白刘备的心情。

  他端起茶碗轻喝了一口,缓缓说道:

  “刘璋虽弱,但毕竟和主公乃是同宗血亲。”

  “虽然他未必敢真的起兵攻入荆州抄了曹操的后路,但让他派兵游走于疆界之处,摇旗呐喊以作呼应,还是有可能的!”

  “至于西凉马超嘛!”

  诸葛亮轻轻叹息了一声,向着夏口方向看了一眼:

  “周不疑说的对,马超蠢蠢欲动,为了能侵入中原,又怎么会把他老子马腾的生死放在心上?”

  “曹操以为只要困住了马腾,就可以牵制马超。”

  “我偏要赶赴西凉,凭借三寸不烂之舌,说的马超兴兵南下,突入关中!”

  “只要他夺了长安,威胁许都,曹操的几十万兵马,必然军心动荡,无心再战了!”

  刘备满脸的兴奋,端起茶碗来一饮而尽,迫不及待的站了起来:

  “军师之言是也!”

  “既然如此,咱们何不即刻动身去办此事?”

  “军情紧急,刻不容缓啊!”

  他虽然对自己前往蜀中劝说刘璋起兵没有把握,但是却对诸葛亮入西凉游说马超充满了信心。

  “不急!”

  “主公莫慌。”

  诸葛亮悠然的站起来,用羽扇轻轻一按刘备的肩头:

  “主公稍安勿躁,只管静坐樊口。”

  “他江东若不拿出诚意来,我们为何要替他们奔波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