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两老练气
/>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在讲解心法的时候会讲自己的心得和体会,但是并不会脱离太极心法本身。
张强在一边听着不停的点头,这妮子确实是当教官的好料子!
刘师傅,那老爷子眼光真的太毒辣了。
等到半夏讲完了之后,张强也开始在他的角度给老两口讲一遍他对太极心法的领悟。
一边讲还一边把音频录下来,张强相信这东西以后肯定会用得着的。
张强并不修行太极心法,会,也能练,但他练的是御剑术,一部修仙的功法。
不全,但是更高级,从更高层次来看太极心法,张强的一些领悟会更突破本质。
而且一边讲张强的拳师职业还在发挥作用,帮助张强更深入的去理解太极心法,去还原心法。
所以别说老两口,就是林半夏听了都颇有收获。
随着张强越讲感悟越多,张强就在内心感叹,有些东西失传是真的不能完全怪外部的影响。
固然,历朝历代几乎都在想方设法的压制炼气士的传承,也想夺取炼气士传承,但真正影响到炼气传承的并不是朝廷,而是炼气的传承本身。
没有困难就制造困难也要断绝自己的传承!
但是不管在哪个角度来说,创造这部心法的绝对是天才中的天才!
太极心法本身就是一段古文,并且是没有特定断句的古文,很多地方你这样断也是可以的,你那样断也是没错的,不同的断句带来的真实意义和理解自然千变万化,
甚至一些字词读音古今都不一样,多重读音也能带来不同的意义,要学太极心法你甚至要学习古话怎么说!
这就是传承难的第一步——古文化传承!
但是坑也在这里。
只要古语言、古文化传承不到位,直接导致心法会出现不全!
又因为千人千面,因为每个人的理解都不同,每一个词语在每一个时代都会有不同的理解,所以心法传承到了不同的时期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偏差。
于是师父在教徒弟的时候就会不由自主的带入大量的自己的看法,出发点固然是好的,希望徒弟能少走弯路,但是,太极心法的原文就被改的面目全非了,
有些人甚至认为太极心法在某些地方是错的,自己修炼的时候根据自己身体、天赋的情况对部分进行调整和改动,在教授徒弟的时候直接就不教原文,而是教授自己新创的,甚至给自己的心法起了新的名字,比如说八卦,比如说十三太保。
这样的结果当然是武林上百花齐放。
但是后果就是正宗的太极心法失去了传承,几乎没有人再讲原版的太极心法了。
而新的心法因为特色太明显,因为有了固定的思维,反而失去了继续演化可能。
但是很多东西并不是特色越明显越好的,正宗的太极心法就像一把万能钥匙,根据不同的锁变换成不同的形状,几乎能适配所有人去修炼。
而根据太极心法反复变化出来的心法对于每一个人的天赋都有了更具体的要求,没有这种天赋的人不是不能修炼就是很难修炼出成果来,等同于万能钥匙变成了有固定尺寸的螺母,只能扭在固定尺寸的螺栓上。
可是特定天赋的人才哪是那么好找的?找不到合适的传承人那只能慢慢走向落寞。
刘师傅传承下来的这一版太极心法也不是原版的,而是被很多老前辈改良过的,只是依然带有太极的影子,依然存在很多不同的理解和可能,所以是目前能找到最接近原版的心法了,
而张强的高屋建瓴让太极心法向更多的变化衍生,重新让太极拥有了更多的可能,这种可能对于修行的人提供了更多的机会,让他们有机会在这基础上再次调整心法,去创造更合适自己的心法,
总体来说还是在走向失传……
就离谱,可以说太极心法创造出来那一刻开始就注定要失传的。
当然,练气失传的最核心原因并不只是因为心法,还有种子。
等到董姐和林叔对心法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张强就把手搭在了两老的脉门上,给老两口都度入了一丝真气开始带领老两口入门。
这就是师傅领入门修行靠个人。
这个过程也就是练气真正失传的核心原因。
刘师傅教徒弟,教授士兵练功不需要那么麻烦,只要在边上走过,随意点一下拍一下就能完成,外人根本就察觉不了这是在传播内气种子,
张强的真气造诣不行,只能扣脉门,而且张强还想做更细致一些。
师傅领入门并不是纯粹的用一缕真气带领徒弟去感受经脉,去感受如何运气,真正的目的是在徒弟体内留下一枚真气种子,这枚种子会在徒弟体内滞留很长的时间,并且自发的推动体内的气血转化成内气,然后才能让徒弟运转心法把气灌入丹田转化成内力,然后等到内力累积到一定程度才能真正代替种子的作用。
这枚种子就是关键,才是真正的领路。
对心法领悟不够的,没办法分离出长时间能保存的种子,同时也没办法讲明白心法,这也就是会练不会教。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内功不够浑厚的,也没办法分离出种子!所以半夏也要找张强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