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0

msp;“如果不能提供持续性的帮助,就不要做这种多余的事,”

  “记清楚,你只是个摄影机。”

  挨骂后的肖晏修,夜里辗转难眠。

  但他是迎难而上的性格,调整心态后,第二天重新开始投入工作。

  在拍摄期间,努力强忍着不插手,即便是亲眼目睹有被欺负的小孩,被冤枉的,也要忍着难受,默不作声。

  表现逐渐合格后,舅舅又给他分配了第二项任务,要求肖晏修在这近百个小孩里,挑选出一个来做独家观察。

  并对其在特地场景下,所表现出来的行为举止,做详细的心理分析报告,写出自己的心得感受。

  单是挑选这个观察对象,就花费了肖晏修很长的时间,大大小小的班级,每间教室,他都会来回走上好几遍。

  下意识避开那些鸡飞狗跳的孩子们。

  舅舅看他为难,私心提醒:“越有争议,越具有攻击性的样本分析,就越能得到国际各界学术专家的青睐。”

  尤其是那些扒开人性最丑陋的一面,直击人心的,沉痛的镜头……

  福利院内符合这样要求的孩子非常多,但肖晏修最终还是锁定了一只圆扑扑的糯米团子。

  听生活老师说:“应该是富裕家庭出生的。”

  “孩子刚送到福利院门口时,身上还挂着块纯金的平安锁,刻着‘陆思言’这三个字。”

  “结果被好几个人倒手,去医院做检查,办理入园手续,来回折腾几趟,金锁就不见了,只剩下这个名字。”

  虽然损失一块金锁,但在这种境况下能保留自己的本名。

  肖晏修想,这应该是幸运的。

  八岁时的自己,脱离了那些紧张、刺激又炫酷的娱乐项目,找到了更有意义的人生方向。

  他夜里趴在集体宿舍的大通铺里,齿间咬着只有两根手指粗细的便携式小手电。

  认认真真,笔锋稚嫩但端正有力地在自己的课题研究报告里,全神贯注地写下那个名字。

  【研究对象:陆思言。】

  【研究记录者:肖晏修。】

  那时候的两人,都还没有进入分化期,仅仅只是作为人类,互相之间产生了极其深重的牵绊。

  肖晏修从一百个人的摄像头,直接升级为独属于一个人的专用摄影机。

  他每天都起床很早,蹲在保洁阿姨清洗拖把的小池子旁,洗脸刷牙,然后扛着摄影器材,匆匆朝幼儿班跑。

  睡眠严重不足的自己,因为拥有全世界最可爱的研究对象,因此产生了极其强烈的被治愈感。

  在教室里乖乖做手工的小思言,缩在角落里,拿着两块积木也能玩一下午的小思言,从不参与任何同龄人的纷争。

  他乖乖吃饭、乖乖睡觉,每天洗脸刷牙,沉默着度过这样重复的一天又一天。

  即便偶尔会对扛着大黑盒子,从早到晚都对着自己拍摄的哥哥产生好奇。

  但也只是礼貌的对视一眼,不会产生任何多余的沟通问答。

  肖晏修时常会被那双漂亮澄澈,瞳仁清亮的眸色所吸引。

  小糯米团子在教室里边走,他就在教室外边走,双方的步伐保持一致。

  摄影机的镜头,透过玻璃窗户,能拍摄到坐在窗边的小思言。

  像苹果一样红扑扑的脸,肤色粉白透亮,细碎斑驳的日光,铺设而下,连毛孔间的细小绒毛都能瞧的清楚。

  模样漂亮的像是童话故事里,耳朵尖尖的,瞳色翠绿着,又长着翅膀的小精灵。

  突然,小精灵抬起头来,忽闪忽闪的大眼睛穿过摄影机的镜头,和肖晏修对视。

  但又很快收回视线,低下头,嘴角扯出一抹浅淡笑意,梨涡轻现,带着几分回避的怯意。

  八岁的肖晏修,心脏猛地停了两个拍子。

  男孩挪开视线,这段时间,他一直通过摄影机的镜头在观察、记录。

  这是第一次,他想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心去感受……

  美好的日常持续了小半年,大概是感受到了陪伴的善意,后来自己的摄影机上,就莫名开始陆陆续续的出现很多小礼物。

  比如手工课后用纸黏土捏的娃娃,把课间甜点掰一半分给好心的哥哥,还有各种漂亮的花,漂亮的草,把它们缠成小动物的模样,挂在摄影机的架子上。

  无时无刻的惊喜,让肖晏修每天都觉得自己过得特别幸福、充实。

  连家里人都觉得他三分钟热度,大抵新鲜几天,就又要回来玩那些太子爷们最爱,也最烧钱的娱乐活动。

  却没料到能坚持这么长的时间。

  团队里有急于做出成绩的年轻人,选择了难度较大的研究对象,每天烦扰哭闹着。

  本质核心还是悲剧底色的小孩子们,直接导致了伙伴焦虑和抑郁的反复发作,最终不得不被迫退出这个精心策划了三年的研究团队里。

  肖晏修看到身边备受折磨,可又无能为力的朋友们,越来越相信自己的选择无比正确。

  但他的轻松没有维持太长时间,所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