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用《列女传》回应
p; 空气仿佛被点燃了。强光下的粉尘似乎都在苏明远铿锵的话语中微微震颤。那份源自商代青铜器的厚重力量,与《列女传》中赵娥亲掷地有声的宣言交织在一起,形成一股无形却强大的气场,冲破了先前“性别歧视”指控带来的沉闷。林晓薇的笔尖悬在采访本上方,留下一个深深的墨点,她似乎忘了记录,只是紧紧盯着那张鸮尊的照片,又看看苏明远,眉头微蹙,显然在急速思考着如何应对这出人意料的论据。摄影师调整了焦距,鸮尊那威严神秘的形象在镜头特写下更加摄人心魄。
短暂的沉默被林晓薇打破。她放下手中的笔,身体微微前倾,眼神锐利依旧,但锋芒中多了一丝探究和不容回避的追问。她清了清嗓子,声音依旧清晰冷静,却比之前多了一点不易察觉的紧绷:
“苏教授,您引经据典,确实令人耳目一新。”她顿了顿,目光如探针般锁定苏明远,“然而,就在不久前的一次公开讲座中,您明确提到过‘女子宜静’的观点。这与您现在所推崇的‘巾帼不让须眉’、领兵征战的妇好形象,难道不是自相矛盾吗?”她刻意加重了“自相矛盾”四个字,身体语言透露出一种“看你如何自圆其说”的意味,“‘静’与‘动’,‘柔顺’与‘刚强’,您如何解释这种内在的冲突?”
“矛盾?”苏明远轻轻重复了一遍这个词,脸上非但没有被逼问的窘迫,反而浮现出一丝近乎了然的、温和的笑意。他没有立刻回答林晓薇,而是缓缓地、极其自然地侧过头,目光投向采访间那扇巨大的落地窗。
窗外,一株高大的玉兰树正舒展着枝叶。午后的阳光穿过层层叠叠的绿叶,筛下细碎跳跃的光斑。洁白硕大的玉兰花已过了盛期,但仍有几朵顽强地缀在枝头,花瓣丰腴厚实,边缘微微卷曲,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着,姿态沉静而舒展。风过时,几片早凋的花瓣无声地脱离枝头,打着旋儿,缓缓飘落。那景象,带着一种不争不抢、却自有力量的安然。
苏明远的目光追随着那片飘落的花瓣,直到它消失在视野之外。采访间里所有人的目光,包括林晓薇略带疑惑的视线,都被他这突如其来的动作牵引着,不由自主地也望向了窗外那株沉静的玉兰。一时间,只有空调的风声和窗外树叶的沙沙轻响。
他转回头,脸上那抹温和的笑意加深了。他再次开口,声音不高,却像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清晰地荡开,带着一种抚平燥热的清凉:
“林记者,此‘静’,绝非彼‘静’。”他抬起手,指尖遥遥指向窗外那株沐浴在阳光下的玉兰树,声音如同潺潺溪流,温润而清晰,“你看那玉兰,花开无声,姿态娴静。此‘静’,是《礼记·静女》篇中所言的‘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之‘静’。”他微微停顿,目光扫过众人,带着一种将古老智慧娓娓道来的沉静力量,“古人所赞颂的,是女子内心那份如美玉般的温润光泽,那份不为外物所扰的丰盈与自持,那份‘俟我于城隅’的专注与从容。”
他的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每一个音节都仿佛带着窗外玉兰的清气,将那份古老的诗意与沉静的力量,清晰地注入这方被强光和质疑充斥的空间。林晓薇专注地听着,手中的笔无意识地在指尖转动了一下。
“这种‘静’,绝非要求女子如枯木死灰般毫无生气,更非束缚其手脚,令其困守方寸之地。”苏明远的声音渐渐有了力度,目光也变得深邃,“它是一种心灵的境界,一种精神的定力。如同深海,表面波澜不惊,内里却蕴藏着无尽的能量与智慧。如同磐石,任风浪拍打,岿然不动,根基深稳。”
他话锋一转,目光直视林晓薇,也仿佛穿透镜头,看向所有正在拼搏的现代女性:“反观今日,女性在各行各业披荆斩棘,叱咤风云。她们在谈判桌上运筹帷幄,在手术台前争分夺秒,在实验室里探寻未知,在讲台上启迪智慧……她们是动的,是充满力量的。然而,在这纷繁复杂的竞争漩涡中,在这信息爆炸的洪流冲击下,她们难道不需要一份内心的‘静’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苏明远的声音带着一种洞悉世事的恳切:“这份‘静’,让她们在喧嚣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在压力下坚守最初的志向,在诱惑前明辨是非曲直。这份‘静’,是她们力量的源泉,是她们航行的灯塔。它让她们的行动更有方向,让她们的奋斗更有韧性,让她们的成就更有厚度。”
他微微前倾身体,双手轻轻按在摊开的《列女传》影印本上,指尖触碰到那泛黄粗糙的纸页,感受着历史的纹理。他的目光沉静而悠远,仿佛连接着千年时光的两端:
“无论是两千年前赵娥亲面对屠刀、坚守国法时那份置生死于度外的沉静勇气,还是三千年前妇好统帅千军、主祭宗庙时那份掌控全局的沉稳气度,亦或是今日职场女性在重重挑战中那份临危不乱、明志笃行的坚韧定力……林记者,您看,这‘静’的核心,这‘德’的追求,古今一脉,从未改变。变的,只是时代赋予她们展现这份‘静’与‘德’的不同舞台罢了。”
话音落下,采访间里陷入一种奇异的沉静。窗外的玉兰树影在微风中轻轻晃动,细碎的光斑在墙壁和地面上温柔地跳跃。林晓薇手中的笔不知何时已经放下,她看着苏明远,眼神中最初的质疑和锐利渐渐被一种深沉的思索所取代。她张了张嘴,似乎想说什么,最终却没有发出声音,只是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摄影师捕捉着这微妙的气氛转变,镜头从苏明远平静的面容缓缓移向窗外那株在阳光下安然绽放的玉兰树。
时间仿佛被拉长了几个世纪,又仿佛只凝固了一瞬。最终,林晓薇合上了手中的采访本,发出一声轻微的“啪嗒”声,打破了这份沉静的余韵。她站起身,脸上带着一种复杂的神情,不再是单纯的职业审视,而是混合了思索、触动,甚至一丝不易察觉的敬意。
“苏教授,”她伸出手,声音比开场时柔和了许多,“感谢您今天的分享。非常……深刻,也非常有启发性。”她的手与苏明远的手短暂相握,带着职业性的力度和温度。
采访间的灯光逐一熄灭,只剩下窗外自然的光线。工作人员开始收拾设备,细碎的声响重新填满空间。苏明远独自坐在那张硬椅子上,没有立刻起身。他伸出手,指尖再次拂过那本摊开的、泛黄的《列女传》影印本。指腹下是粗糙的纸感和微微凹陷的油墨印记,尤其是赵娥亲那一段刚烈的誓言,墨色似乎比其他地方更深一些。他轻轻抚摸着那些竖排的繁体字,动作缓慢而轻柔,仿佛在触摸一段有温度的过往。然后,他小心翼翼地将书页合拢,那动作郑重得如同对待一件稀世珍宝。他拿起那张妇好鸮尊的打印照片,端详着照片上那威严神秘、承载着三千年时光重量的青铜鸮鸟。鸮鸟圆睁的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