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文化局邀请做顾问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正是。"苏明远嘴角微扬,"比如这个。"他从盒子里取出一个小巧的青铜壶和几支木矢,"投壶之礼,春秋时期就有。《礼记》有云:'投壶者,主人与客宴饮讲论才艺之礼也。'"

  在众人惊讶的目光中,他将铜壶置于会议桌尽头,后退五步:"张局长可愿一试?"

  张明脸色变幻,最终在众人期待的目光中不情愿地起身。苏明远递给他一支木矢:"请。"

  "这有什么难..."张明随手一掷,木矢撞在壶沿弹开了。会议室里响起几声压抑的笑声。

  苏明远接过木矢,整了整衣袖。他的姿态忽然变得极为端正,仿佛置身于某个庄严的仪式。举矢、瞄准、投掷——木矢划出优雅的弧线,稳稳落入壶中。

  "《左传》记载,晋侯与齐侯投壶,晋侯先。"苏明远又取一支矢,"这不仅是游戏,更是外交礼仪。"第二支矢再中。

  有人开始小声计数。第三支、第四支...直到第八支矢全部入壶,苏明远才停下。会议室里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太神奇了!"年轻的女记录员忍不住惊呼。

  苏明远微笑:"神奇的不是技艺,而是背后的礼制。古人云:'君子之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他看向张明,"张局长,要再试试吗?"

  张明的脸色已经黑如锅底。李局长适时打圆场:"苏顾问的演示很生动。不过具体到项目规划..."

  "给我三个月。"苏明远突然说,"一个试点区域。不要商业街,只要..."他思索片刻,"五亩地。一个真实的唐代院落,按节气生活,依时辰作息。让游客不是来'看'古代,而是来'做'一天古人。"

  雨不知何时停了。一缕阳光穿透云层,斜斜地照在会议桌上,那枚铜活字"诗"在光线下熠熠生辉。

  李局长环视众人,最后目光落在苏明远身上:"有意思。不过..."他瞥了眼面色阴沉的张明,"恐怕需要更详细的可行性报告。"

  "当然。"苏明远收起铜壶,"我会准备一份《活态传承实施方案》,包括..."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狡黠,"经济效益预测。"

  散会后,苏明远独自站在走廊窗前。城市在雨后显得格外清晰,远处工地上,一座仿古塔吊正在作业。

  "你以为改变那么容易?"张明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体制有体制的规则。"

  苏明远没有回头:"张局长可知道,当年王安石变法时,反对派也这么说。"

  "你——"张明气结,"别以为会玩几个古代把戏就..."

  "把戏?"苏明远转身,眼神突然锐利如刀,"张局长祖籍可是浙江绍兴?"

  张明一愣:"你怎么知道?"

  "您刚才签字时,握笔姿势是典型的'三指单钩',这是绍兴师爷特有的习气。"苏明远微微颔首,"您祖上想必出过幕僚。说来惭愧,在下当年...也曾当过几年师爷。"

  张明像见了鬼似的后退半步。苏明远已经恢复平静,从怀中取出一张泛黄的纸笺:"这是令曾祖张世昌先生当年在绍兴府衙任职时的诗作抄本。我想,您或许会有兴趣。"

  张明接过纸笺的手微微发抖。纸上的字迹已经褪色,但落款处"世昌"二字清晰可辨。

  "这...这不可能..."

  苏明远已经走向电梯,长衫下摆在空调风中轻轻摆动。他的声音飘过来,带着几分古老的韵律:"文化传承,说到底,是血脉相连。"

  电梯门关上的一刻,苏明远看到张明仍站在原地,捧着那张纸笺,像捧着一个不该存在的梦。

上一章目录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