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两个苏明远在相遇

力量:“此非妄想,非欺诈!此乃——”

  “天意!”

  “轰!”整个会场如同被投入了一颗炸弹!震惊、错愕、难以置信的低语声浪瞬间炸开!

  “肃静!肃静!”主持人试图控制场面,声音淹没在鼎沸的人声中。

  就在这时,苏明远对着台下侧方微微颔首。一位穿着严谨西装、头发花白的老者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神情肃穆地走上台。他正是国内最具权威的笔迹鉴定专家之一,张教授。

  会场渐渐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张教授和他面前那本旧笔记本上。时间在令人窒息的寂静中一分一秒流逝。张教授戴上白手套,拿起笔记本,用放大镜仔细审视着那页纸,特别是那被重重圈画的“古人”二字。他反复对比着笔记本其他页面的字迹,又拿出助理递上的、由警方提供的车祸罹难者苏明远的其他笔迹样本(如快递单签收联复印件等),进行着极其严谨的比对。

  整个会场落针可闻。只有张教授翻动纸张的细微沙沙声和仪器偶尔发出的滴答声。陈浩然放在膝盖上的手,不自觉地紧握成拳,指节发白。

  仿佛过了一个世纪那么漫长,张教授终于放下了放大镜,直起身,面向全场,对着麦克风,用清晰、平稳、不容置疑的权威口吻宣布:

  “经初步比对,该笔记本上的书写笔迹,与警方提供的车祸罹难者苏明远先生生前其他笔迹样本,在书写习惯、运笔力度、结构特征等关键要素上,高度吻合。可以确认,该日记确系苏明远先生亲笔所书,书写时间……至少在车祸发生前三天以上。”

  “轰——!”

  这一次的声浪比之前更加猛烈!是纯粹的震惊与难以置信!铁证……竟然指向了另一个方向!

  舞台侧方巨大的直播屏幕上,原本疯狂滚动、充满戾气的弹幕,在张教授宣布结果的瞬间,出现了短暂的、诡异的空白。

  紧接着,一条孤零零的弹幕,没有任何表情符号,没有任何修饰,带着一种穿透屏幕的、仿佛来自灵魂深处的震颤,缓缓滑过: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原来,是两个苏明远在相遇。”

  这条弹幕像投入滚油的水滴,瞬间引爆了沉寂的屏幕!

  “天啊……同名同名……”

  “我哭了!那个外卖员最后的愿望……”

  “他想要堂堂正正……所以那个堂堂正正的状元郎……就来了吗?”

  “这就是天意吧?一定是!”

  “对不起苏先生!我骂过你!对不起!”

  “两个灵魂在同一个名字里相遇了……”

  弹幕如同决堤的洪水,疯狂地刷过屏幕,淹没了之前所有的质疑和谩骂。无数个“泪目”,无数个“感动”,无数个“天意”……汇成一片情感的海洋。台下,不少观众已经捂住了嘴,眼眶泛红,甚至有人低声啜泣起来。那本破旧的日记,那重重圈画的“古人”二字,那被权威证实的笔迹,像一把钥匙,骤然打开了所有人心中关于命运、关于灵魂、关于存在的最深沉的触动。

  陈浩然呆坐在前排,脸上血色尽褪。他精心策划的致命一击,那张被视为王炸的病历,此刻在“两个苏明远”相遇的震撼真相面前,显得如此苍白无力,甚至……有些卑劣。他看着台上沐浴在光中、眼神复杂却无比坦荡的苏明远,第一次感到了彻底的茫然和一种被无形巨力碾压的无力感。他张了张嘴,却发现自己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苏明远静静地站在舞台中央,如同一棵扎根于风暴中心的古树。他听着台下传来的压抑哭声,看着屏幕上那如潮水般滚动的、带着温度的弹幕,目光最后落回讲台上那本摊开的旧日记本上。那歪歪扭扭的字迹,那被绝望圈起的“古人”二字,在聚光灯下显得如此刺眼,又如此……温暖。

  他伸出手,指尖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微颤,轻轻拂过那粗糙的纸页,拂过那深陷的蓝色墨迹。指尖传来的触感,是冰冷的纸张,却又仿佛带着那个逝去灵魂残留的、滚烫的不甘与渴望。

  “苏明远……”他在心底无声地念着这个名字,像是在呼唤一个隔世的兄弟。

  一场喧嚣散尽,留下的是心灵深处持久的余震。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