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星星之火

  徐晏清见此,朗声道:“元郎将,莫要让何重建跑了。”

  “末将省得!”元整倒提长枪,一夹马腹,杀入蜀军之中,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

  一时间,蜀军将士个个骇然,不敢直撄锋芒,纷纷退避三舍。

  元整神色冷肃,高举长枪,直取何重建天灵。

  何重建措手不及,眼角余光,只来得及瞥见一点寒芒乍现,便被一枪刺中心窝,坠马而亡。

  “将军?”众亲卫惊骇失声。

  何将军武力超群,威震剑南道,为大王麾下武将第一。

  然而,竟一个照面,便死于敌将之手,毫无还手之力。

  莫非,此人便是高楷麾下第一猛将,夏侯敬德?

  “何重建已死,尔等还不投降?”元整一声暴喝,声如洪钟,震得蜀军面色煞白。

  主将一死,众人再无斗志,除却数十亲卫顽抗,纷纷跪地投降。

  不过一刻,战事平息,葭萌县令匆匆而来,拱手道:“见过元郎将、徐司兵。”

  徐晏清笑道:“我等奉主上之命,前来抵御蜀军。”

  “不必多礼。”

  县令赞不绝口:“徐司兵足智多谋,元郎将武力绝伦,竟以五千兵卒,大败两万蜀军,更阵斩敌将。”

  “下官钦佩之至!”

  徐晏清淡笑道:“仰赖主上料敌先机,我二人才能得此大胜。”

  为防蜀军再来,两人便在葭萌关驻守,一面派人传捷报。

  ……

  且说通州、宣汉城外三十里。

  高楷率领两万大军,正逶迤而行。

  通州拢共九县:通川、永穆、三冈、石鼓、东乡、宣汉、新宁、巴渠、阆英,以通川为州治。

  一条潆河自西向东流过,贯穿整个通州。这宣汉位于壁、通二州交界,在潆河上流,顺流而下,便可直达通川城,十分险要。

  金秋时分,落叶萧萧,层林尽染。

  这一日,大军来至一处险滩,南靠大巴山脉,北倚潆河,其中大片大片的芦苇丛,随风摇曳,仿佛沙海涌动。

  “主上,末将探知,通州刺史郑琦,正率军前来,离此地约莫十里。”唐检禀报道。

  高楷颔首:“他有多少兵马?”

  “不过五千之数。”唐检回言。

  “以五千兵马,迎战我等两万大军,若要得胜,必得奇谋妙计。”高楷笑了笑,“不知这郑琦会使什么招数?”

  杨烨轻摇羽扇:“无论什么招数,皆离不开天时、地利、人和。”

  “依微臣愚见,十有八九是火攻。”

  “哦?”高楷笑道,“何以见得?”

  杨烨娓娓道来:“敌寡我众,人和在我;我等位于上游,不便水淹,地利亦然在我。”

  “这深秋时节,天干物燥,我等又恰巧来到这芦苇丛,乃是火攻绝佳之地。”

  “郑琦若想以少胜多,必然倚仗这天时。”

  高楷抚掌大笑:“杨烨所言,乃真知灼见。”

  唐检神色一凝:“主上,既如此,万不可深入芦苇丛中。”

  “这是自然。”高楷点了点头,转而问起一事,“前往宣汉之路,除却此地,可有其他道路?”

  “只有一条小道。”唐检回言,“不过,这小道位于崇山峻岭之中,蜿蜒迂回,又有虎豹蛇虫,极难行走。”

  杨烨思绪一转:“主上可是打算,从这小道袭取宣汉?”

  高楷微微颔首,若能攻下宣汉,断郑琦后路,或可一战平定通州。

  夏侯敬德瓮声道:“主上,我愿为先锋,攻取宣汉。”

  他自幼往来琵琶山,不惧崎岖险峻之途。

  “好,那便有劳敬德一行。”高楷点头,“攻克宣汉之后,莫要大张旗鼓。”

  “等郑琦败军回返,可设伏兵,一举将他擒拿。”

  “遵令!”夏侯敬德领命而去。

  芦苇丛另一头,十里外,通州刺史郑琦正率军扎营。

  “报!”一员斥候翻身下马,“刺史,前头发现高楷大军踪迹,正往芦苇丛中来。”

  “好!”郑琦喜上眉梢,“再探,若有异动,即刻来报。”

  “是!”

  身侧,别驾顾彦辉赞道:“刺史算无遗策,高楷果然率军前来此地。”

  郑琦抚须一笑:“这芦苇丛,便是高楷葬身之地。”

  一声令下,早有士卒举着火把,四处引燃,不过片刻,星星之火,便成燎原之势。

  火光中,郑琦神色阴冷:“兄长,便以高楷尸骨,告慰你在天之灵。”

  自从撕毁檄文,他便预先准备,得知高楷亲率大军来攻,便提前在这必经之地设伏。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