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建国称公

拱手道:“主上得剑南道,全据天下四道,拨乱反正、功勋卓着,理当进封国公之位,以顺应民心,昭告天下。”

  高楷微微摇头:“我虽据有四道,却功微德薄,怎敢僭越国公之位?”

  杨烨、夏侯敬德等一众文武齐声道:“主上救万众于水火,解黎民于倒悬,功莫大焉,进封国公之位,乃是顺天应命,人心所向。”

  “还请主上莫要推辞,全以数百万人民为重,统御四道,名正言顺!”

  高楷思忖片刻,郑重道:“既如此,我便忝居高位,望诸位贤才良将,直言进谏,匡正得失!”

  “臣等必为主上鞠躬尽瘁!”众人连连应诺。

  高楷笑问:“既升国公,该以何封号?”

  窦仪肃然道:“主上出身陇右,古为三秦故地,当以秦为封号。”

  秦国公!

  高楷眸光一闪,这可是重爵,非天下英主,莫敢僭居此爵。

  他推让一番,群臣联袂请求。

  半晌后,高楷微微颔首:“建国称公,乃是大事,不可仓促为之。”

  “封号既定,有劳窦公择黄道吉日、造金册金印,筹备晋升大典。”

  窦仪毫不犹豫:“愿为主上效微末之力。”

  杨烨蓦然开口:“主上建国称公,理当建社稷坛,全备礼数。”

  高楷颔首同意,这是晋升国公必备之礼,不可短缺。

  徐晏清建言道:“古人云:非壮丽无以重威。主上封公大典,可建宫室,置宗庙,扩修城池,整顿街坊,以彰万象更新,宏图大业。”

  高楷微微摇头:“天下尚未平定,民众仍旧困苦,不可太过奢靡。”

  “府中前堂足以举办大典,不必大建宫室。”

  “宗庙便由金城迁来,仍奉三代先祖。”

  “至于城池街坊,可由府库拨款,修整一番,一切从简,勿要劳师动众。”

  “主上仁德!”群臣皆是称赞。

  高楷笑了笑:“宇文凯,此事便由你操办,勿要靡费太多。”

  “微臣遵令!”宇文凯连忙应下。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