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聊胜于无

p; “秦国公谬赞了!”凌霄子淡淡道,“贫道愧不敢当。”

  高楷话锋一转:“道长修行经年,见多识广,不知对天下事,有何高见?”

  凌霄子淡笑一声:“天下分久必合,这一世,必有明主出,扫平群雄,一统神州。”

  高楷转而问道:“道长认为,如何成就千秋大业?”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凌霄子不假思索,“当以无为而治。”

  “善!”高楷颔首一笑,“三人行,必有我师。”

  “道长所言,我必铭记于心。”

  凌霄子面露异色,暗叹:居万人之上,受大众敬仰,却虚怀若谷,不骄不躁,实在明主之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待两人告退,王寅虎疑惑道:“郎君为何答应,与豫国公结盟?”

  毕竟,王玄肃此前一场大败,全军覆没,元气大伤,如今只能困守洛阳,却无反击之力。

  与他结盟,不过聊胜于无。

  高楷淡笑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不战而屈人之兵,岂不更好?”

  更何况,王玄肃麾下,英才甚多,若能种下一分善因,或可得一分善果,何乐而不为?

  另外,奉宸司曾回禀,董澄麾下尹真人,斩杀凌霄子师兄——凌云子,修为高深。

  更似有一桩异宝,可削人气运,怎不让人忌惮?

  想必,王玄肃亦是恐慌,方才献上京畿道堪舆图,让他去对付董澄。

  念及此,高楷玩味一笑:“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畏缩不前,仰仗他人相助,怎知是福是祸?”

  王寅虎神色一凛,低眉敛目。

  想了想,高楷问道:“这段时日,长安有何动静?”

  唐检低声道:“齐王董澄增派兵卒,守御秦岭边境。”

  高楷微微点头,不出所料,董澄必做防范。

  “除此之外,董澄将圣人软禁于太极宫,多番监视。”唐检蓦然提起一事。

  “并且,将工部尚书曹斌、千牛备身武兴德贬黜,逐出长安。”

  “这二人,皆是圣人心腹。”

  高楷笑了笑:“看来,长安城中,君臣之间,亦是矛盾重重。”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