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 散兵游勇

  韦匡博建言道:“可招募京兆府二十三县青壮,前来拱卫京师。”

  京兆府即是雍州,下辖长安、万年、咸阳、始平、云阳、泾阳、渭南、昭应、高陵、同官、富平、蓝田、鄠县、奉天、好畤、武功、醴泉、华原、美原、周至、奉先、三原、栎阳,拢共二十三个县,数十万军民。

  柳景隆摇头:“高楷来势汹汹,长安城危在旦夕,何来时间招募青壮?”

  “何况,若不经训练,便上阵厮杀,纵有十万兵卒,也不过散兵游勇。”

  董澄一锤定音:“便依卢卿之言,传令,召薛衍还朝。”

  “是!”

  韦匡博无可奈何,暗叹:若无薛老将军镇守,石重胤、刘竞成必然兴兵来犯。

  届时,长安城西有高楷,北有石重胤,东有刘竞成,三面来攻,这大好基业必将毁于一旦。

  可惜,他人微言轻,不受董澄重用,即便一片忠心,也无人理会。

  待众文武散去,董澄连忙请来尹真人,恳切道:“高楷兵锋甚锐,长安危急,还请真人施法,削他气运!”

  两万精锐覆没,右扶风尽失,高楷可长驱直入,再无阻拦。

  即便召来薛衍,他也惴惴难安,只能寄希望于法术神通。

  尹真人面色肃然:“大王容禀,贫道虽有一宝,可削人气运。”

  “只是,须得大王气运胜过对方,才能成功,且不损自身。”

  “倘若气运弱于对方,强行施法,便会折损自身,正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董澄面色难看:“真人之意,孤之气运,竟比不上高楷?”

  尹真人叹息一声:“恕贫道直言,气运之道,在于集众。”

  “高楷坐拥天下四道,七十五州,数百万军民,物阜民丰,气运蒸蒸日上。”

  “大王麾下,却惟有京畿道六州,与关内道三州,难以相较。”

  “况且,高楷连战连捷,不光占据关内道原、陇、泾、宁四州,更夺取京畿道岐、邠二州,紧逼京兆府。”

  “石重胤数次大败亏输,丢城失地,王将军领兵出征,亦全军覆没。”

  “此消彼长之下,大王气运,实则落入下风。”

  说着,他悄然看一眼董澄头顶,只见紫光稀疏,不断溢散,另有一道道黑气纠缠,不断吞噬紫光。

  正中,一方玉印光泽黯淡,摇摇欲坠。

  这可是大凶之兆。

  尹真人远望西北,却见一根天柱接天连地,上达九霄,下抵九幽,其中灰、白、青、赤、紫五色光辉流转,仿佛银河落九天,浩浩荡荡。

  隐约之间,更有一丝丝金气飞旋。

  尹真人心中一惊:高楷竟已有王者之气?

  虽然只有一丝一缕,却是大吉之兆。

  随他攻城略地,连战连捷,麾下土地、人口不断扩张,日积月累之下,迟早金气大增。

  若能将一半紫气化为金色,便可称王。

  若能尽数化为金气,足以登临九五之尊!

  “一步慢、步步慢!”尹真人暗叹不已,“大王背靠大周,虽然稳妥,却也失去进取之心。”

  “此前,征伐汉中不利,攻取关内道,又只得三州。”

  “面临石重胤、刘竞成、窦至德一众枭雄,以及突厥,只能采取守势。”

  “即便击败王玄肃,也未得一城一地,可谓徒劳无功。”

  “大王气运越发衰落,高楷却日益鼎盛,长此以往,怎是他的对手?”

  想到这,他满心颓然。

  究竟为何,一步步,走到如今这个境地?

  董澄强压怒火:“真人莫非毫无办法么?”

  尹真人思忖片刻,坦言道:“大王借助大周国运,方才割据关中,坐镇长安。”

  “如今,唯有进一步夺取国运,方可使气运增涨。”

  “如何夺取国运?”董澄迫不及待询问。

  尹真人低声道:“大王须得排除异己,完全掌控朝堂,使天子势单力孤,困居深宫之中。”

  “甚至,可立可废!”

  董澄倏然一惊:“真人之意,莫非让孤废帝,登临九五?”

  念及此,他心中既是惶恐,又是激动。

  然而,尹真人摇头否定:“大周国运尚存,正如将死之人回光返照,大王绝不可轻言废帝,以免遭受反噬。”

  “毕竟,当今天下三帝并存,国运三分,一旦大王率先废立,必有不测之祸。”

  董澄颇为失望:“既不能废帝,如何更进一步?”

  “假黄钺、使持节、大都督内外诸军事、大丞相!”尹真人缓缓说道。

  董澄深吸一口气:“孤明白了!”

  自古权臣篡位,逼末帝禅让,登临九五之尊,这些加封是必须的过程。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