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 棋逢对手

  念及此,张钊沉声喝道:“全军听令,列阵,随我迎敌。”

  “得令!”

  不多时,五千兵卒迅速排列阵型,以陌刀手在前,弓弩手在后,只等高军进入射程,便万箭齐发。

  半山坡,李光焰身先士卒,率众人冲锋而下。

  却见赵军士卒,面临伏兵却毫无惧色,反而一个个迅速结成阵型,整暇以待。

  不由称赞:“赵军果然悍勇,这张钊,也不愧是刘竞成麾下第一武将。”

  “传我军令,不必靠近,只在山脚下列阵。”

  赵军既有防备,自然不能擅自冲击,以免死伤惨重却徒劳无功。

  不妨就在山脚下,隔着双方阵型,拉弓对射。

  不一会儿,五千士卒列锥形阵,与赵军相隔二百步,近在眼前。

  对面,张钊颇为惊讶:“这领兵之将,莫非是李光焰?”

  “正是!”左都尉点头,“此人为高楷麾下武将第二,仅次于夏侯敬德。”

  “据闻,他有勇有谋,性格沉稳,深得高楷信任,倚仗为肱骨。”

  “果然沉稳有度,名不虚传。”张钊赞叹一声。

  片刻后,两军对垒,李光焰朗声问道:“张将军如何得知,小关有伏兵?”

  张钊沉声道:“我不曾得知,只不过恰逢其会,叫斥候去探查一番罢了。”

  李光焰叹道:“张将军竟谨慎至此?”

  张钊笑了笑:“李光焰,尔等既已暴露,还不束手就擒?”

  “我家大王最喜英才,你若弃暗投明,必得重用。”

  “无需屈居于夏侯敬德之下,岂不痛快?”

  “这等挑拨离间之言,就不必说了。”李光焰断然摇头,“我受主上大恩,绝不会行不忠不义之事。”

  张钊目光赞赏:“倒是一员忠臣。”

  虽然未能给大王招揽一员良将,有些可惜,但各为其主,只能手底下见真章了。

  随他一声令下,一众弓弩手即刻放箭,霎时间,箭如飞蝗。

  李光焰神色一凝,同样下令,以弩箭对敌。

  一轮对射之后,两家战损相差无几。

  张钊、李光焰皆神色一震,心知棋逢对手,彼此皆是劲敌。

  念及此,两人不约而同喝令弓弩手退下,各自持刀执枪,胯下战马一跃,悍然战至一处。

  “铿!”刀枪相撞,顷刻间爆发一阵锐鸣。

  张钊手持横刀,几乎倾尽全力,本打算一击杀敌,没想到,李光焰稳稳挡住,似乎毫不费力。

  不由暗惊:这李光焰,竟有如此武力。

  然而,他在高楷麾下,却仍屈居第二。

  真不知,那第一猛将夏侯敬德,是何等风采!

  对面,李光焰亦暗暗心惊,天下英雄果然层出不穷,这张钊名扬河东,果然不可小觑。

  想到这,他提起十二分警惕,毫不留手,将一身所学尽皆施展。

  登时,银枪在他手中,恍如暴雨梨花开,令人目眩神迷,却暗藏着致命的杀机。

  张钊神色一凛,丝毫不敢轻视,只将一柄横刀舞得水泼不进,堪堪与之抗衡。

  “李将军好枪法!”他忍不住赞赏,“怕是常山赵子龙,也不过如此。”

  “张将军谬赞。”李光焰面色寻常,“我观张将军武艺,颇有张文远风范。”

  两人互相夸赞,颇有惺惺相惜之感。

  只是,这战场之上,不是你死便是我亡,容不得丝毫大意。

  数十个回合后,两人仍不分胜负,高、赵两军士卒,却看得如痴如醉,暗暗叫好。

  便在这时,李光焰虚晃一枪,拨马便走:“今日棋差一招,待来日,你我再一决死战。”

  话音刚落,金鼓齐鸣,众高军士卒匆匆退返。

  “休走!”张钊却动了杀心,这等大将,若能斩于马下,便可断高楷一臂。

  正要扬鞭策马,却见左右都尉扯住缰绳,劝阻道:“将军,穷寇莫追,小心有诈。”

  张钊不以为意:“此地与潼关不远,林木稀疏,大河奔流,视野开阔,绝无设伏之余地。”

  “李光焰如此骁勇,为高楷左膀右臂,若能趁机拿下,不失为大功一件。”

  “尔等不必阻拦,可回禀大王,敌军诡计已被我识破,无需迟疑。”

  说完这话,他一骑绝尘而去。

  左右都尉无奈,只能派遣探马回返,一面匆匆追去。

  后方,刘竞成听闻禀报,不惊反喜:“高楷狡诈,果然暗设伏兵。”

  “所幸,孤有张钊,识破诡计,可一路畅行。”

  左郎将略微迟疑:“大王,李光焰在小关设伏,虽在情理之中,却太过浅显。”

&ems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