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章 一笔勾销
掠中原。”
“正是一条康庄大道。”
董澄犹豫不决:“上师暂且退下,容孤考虑一番。”
毕竟,这一步踏出,祸福难料。
何况,将长安城拱手让人,他怎能甘心?
“贫道告退!”尹真人叹息一声,黯然离去。
在他眼中,大王头顶紫光溢散,金印摇摇欲坠。
即便有国运支撑,也不过强弩之末。
“时也命也,唉!”
堂中,徒留董澄一人,神色晦暗不定。
……
且说长安城东、万年县,宣阳坊、卢府。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侍中卢思管高坐上首,尚书右丞裴处厚、秘书监杨行本、礼部尚书柳景隆等朝臣,济济一堂。
说来讽刺,昔日里,群臣政见不一,时常互相攻讦,恨不得置对方于死地。
眼下,却言笑晏晏,共谋大事,仿佛往日种种,皆一笔勾销。
卢思管沉声开口:“诸位同僚,眼下正是危急存亡之时,你我须得另谋出路。”
众人自无异议。
柳景隆叹道:“明主正在春明门外,我等却无一兵一卒,徒呼奈何。”
董澄多疑,文臣只管处理政事,不得沾染兵权。武将统一受他调遣,不许交从过密。
这些人,皆出身关中士族、或五姓七望,名门大家,自然不愿和董澄陪葬。
本打算开城门,迎秦国公入城,可惜,手中无兵,无法可想。
正焦虑时,裴处厚倏然开口:“事到如今,不如豁出去搏一把。”
杨行本面露期待:“裴尚书有何妙计?”
裴处厚娓娓道来:“我观张驹、王业二人,早有异心。”
“只是,受董澄压制,不敢显露。”
“不如派人说服,共商大事。”
柳景隆面露疑虑:“此计虽好,然而,张驹、王业二人,是董澄心腹,委以重任,屡受升迁,恐怕不易说服。”
“万一暴露,我等皆身死族灭。”
裴处厚摇头笑道:“柳尚书不必忧心。”
“张驹、王业,出身西北苦寒之地,随董澄入长安,享受荣华富贵。”
“如今,秦国公破城在即,长安危如累卵,董澄死到临头,这二人怎愿和他赴死,全族老小陪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