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章 同甘共苦

  说笑间,高楷携一众女眷,走上朱雀大街。

  此街长达十里、宽达百步,从城南明德门,一直延伸到皇城朱雀门。

  两侧诸坊井然有序,整齐划一,蔚为壮观。

  “神州广大,惟有用脚步丈量,方才不虚此生。”高楷郑重道。

  “有朝一日,孩儿必奉阿娘,至三山五岳,中原、江南诸道走一遭,见识天地广阔。”

  张氏满脸欣慰:“楷儿有心了!”

  走不多时,高楷将众女扶上马车,过朱雀门、承天门、太极门、两仪门,直到内朝以东,延恩殿。

  “阿娘,这延恩殿修葺一新,为您住所。”

  “您看看,缺了何物,便叫人添上。”

  张氏环顾四周,叹道:“这宫殿应有尽有,并无缺失。”

  “只是,太过奢华。”

  “我一介后宅妇人,住在这皇宫大殿,实在心有不安。”

  高楷宽慰道:“阿娘不必忧心。”

  “孩儿是秦国公,您是秦国公之母,理当受此尊荣。”

  他已安排妥当,张氏住延恩殿,敖鸾住西配殿。

  前头乃是武德殿,供他与杨皎起居。

  张氏嘱咐道:“虽如此说,家中富贵已极,万不可奢靡浪费。”

  “谨听阿娘教诲!”高楷面色一肃。

  眼见天色不早,众人用过晚膳,叙一些话,便各自休憩。

  武德殿中,杨皎环顾四下,温声道:“夫君崇尚简朴,一如既往。”

  只看陈设,武德殿远不及延恩殿。

  高楷笑了笑:“阿娘养育教导之恩,我自当孝敬。”

  “不过,如今天下未平,民众仍旧困苦,便委屈夫人与我过一过苦日子了。”

  杨皎摇头道:“我与夫君结发夫妻,自当同甘共苦。”

  “况且,这等日子,已是富贵至极,妾身不觉受苦。”

  高楷点头一笑,转而看向下首:“寅虎,今授你为正五品内常侍,掌管内侍省。”

  “这太极宫中,尚有许多宦官,乃前朝遗留,便由你甄选一番,处理宫中杂事。”

  至于一众宫女,自然由杨皎这个女主人安排。

  “谢郎君!”王寅虎大喜。

  从此以后,他便是后宫宦官第一人了。

  ……

  天佑十三年、十月十五日。

  太极宫、武德殿。

  高楷下令,召一众文武,于殿中议事。

  礼部司郎中窦仪,手捧金册,朗声宣读,加封高楷为太尉。

  这是三公之首,正一品高位。

  登时,群臣齐声下拜:“臣等见过秦国公、太尉!”

  高楷笑道:“免礼,起身吧!”

  “谢秦国公、太尉!”

  随后,一名小黄门呈上玉册,窦仪双手捧起,肃然道。

  “伏以昊天有命,皇周勃兴,括厚载以开阶,宅中区而抚运。”

  “……”

  “敢遵历代之规,式荐配天之号。”

  “谨遣使刑部司郎中萧宇,奉宝册,上尊谥曰孝恭皇帝。”

  “微臣遵令!”萧宇躬身应和,接过玉册,拜别高楷,便往太庙去了。

  于是,陈佑谥号为恭,后世称为周恭帝,与贵妃韦氏、皇后阴氏、继后董氏,合葬于京畿道、庄陵。

  紧随其后,王寅虎捧来一叠厚厚的金帛,交予窦仪。

  窦仪高声道:“秦国公、太尉有令,冠军大将军夏侯敬德,骁勇善战、功勋卓着,可封左武卫大将军。”

  “有司谨具,主者施行!”

  “谢主上!”夏侯敬德大喜下拜。

  “起来吧!”高楷笑道,“你即将成家,可得稳重起来,收敛毛躁性子。”

  “这左武卫大将军,位高权重,让你独掌一面,凡事三思而后行,再不能像以前一样,只顾冲锋陷阵,却不考虑后果。”

  “谨遵主上教诲!”夏侯敬德面色一肃。

  窦仪等君臣二人说完,又展开一张金帛,朗声道:“秦国公、太尉有令,秦国公府长史、吏部司郎中杨烨,屡献良策,安邦定国,可加封京兆府尹。”

  “有司谨具,主者施行!”

  “谢主上!”杨烨面露喜色,沉稳下拜。

  高楷虚扶一把,郑重道:“杨烨,你有运筹帷幄,定社稷之才。”

  “昔年不嫌我官职低微,前来投靠,着实是我之大幸。”

  “这京兆府下辖二十三县,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