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米其林三星

  《好莱坞报道者》的美食专栏编辑从没想过自己会被一碗汤震撼到失语。

  “这……这太不可思议了!”他盯着面前青白两色太极图案的汤品,勺子悬在半空,“它居然在自己旋转?”

  苏宁站在餐桌旁,白厨师服袖口绣着精致的金色艾草纹样。

  “阴阳平衡原理。白色部分是椰奶炖官燕,青色是螺旋藻调制的海参羹。底部分别有磁石设计,上桌后会产生缓慢旋转效果。”

  整个VIP包厢鸦雀无声,六位洛杉矶顶级美食评论家像被施了定身术,眼睁睁看着碗中的太极图案缓缓转动,青白两色始终界限分明却又相互交融。

  “请趁热品尝。”苏宁微微欠身,“白色部分养阴润肺,青色部分补气壮阳。根据中医理论,完美的味觉体验应该平衡阴阳。”

  当第一勺汤送入口中,《洛杉矶时报》的美食主编突然红了眼眶:“这味道……让我想起小时候外婆熬的鸡汤。但明明是完全不同的风味,为什么会有这种联想?”

  “因为情感共鸣。”苏宁微笑解释,“我在汤里加了微量茯苓和合欢皮,这些都是传统安神药材,能唤起温暖的童年记忆。”

  这场秘密品鉴会后的第三天,《洛杉矶杂志》用整整八个版面报道了“颐和餐厅”,标题赫然写着:《当米其林遇见神农氏:一个中医厨师的味觉革命》。

  好莱坞影星凯特·温斯莱特举着一卷色彩斑斓的蔬菜卷,配文:“在颐和餐厅发现了我的新欢——五行蔬菜卷!比奥斯卡奖杯更让我心动!#隐藏瑰宝#洛杉矶美食”

  “我们被预约电话淹没了。”艾米丽展示餐厅的预约电话簿,“已经排到三个月后。CNN美食频道要求专访,还有Netflix的《主厨的餐桌》剧组……”

  苏宁正在后厨调试新菜品,闻言只是轻轻“嗯”了一声。

  他的注意力全在面前那锅冒着奇异香气的汤上,时不时用长柄勺搅动一下,再加入一小撮看似普通的褐色粉末。

  “你听到我说话了吗?”艾米丽提高音量,“我们需要扩大规模!父亲说隔壁店铺可以……”

  “不行。”苏宁头也不抬,“火候是关键。规模扩大意味着质量控制难度增加。颐和餐厅的灵魂在于每一道菜都像针灸一样精准。”

  艾米丽张了张嘴,最终却笑了:“你知道吗?就是这种固执让你与众不同。”

  她凑近那锅神秘的汤,“这是什么?闻起来像……雨后森林?”

  “新研发的四季汤。”苏宁终于抬头,额头上沾着一点面粉,“春季用茵陈蒿清肝,夏季加莲芯降火,秋季配麦冬润肺,冬季入肉桂补肾。一汤品四季,应和人体生物钟。”

  艾米丽怔怔地看着他,突然伸手抹去他脸上的面粉:“你应该去前厅露个脸。那些名人花钱不只是为了吃饭,更是为了见见神秘的中医厨神。”

  苏宁摇头:“我的位置在厨房。”

  他指了指灶台边贴着的一张纸,上面用毛笔写着“大医精诚”四个字,“这是我个人的座右铭。好医生是!好厨师也是!应该专注本职,不慕虚荣。”

  金门饭店的王胖子推开“颐和餐厅”大门时,被眼前的景象震住了。

  宽敞的餐厅座无虚席,墙上挂满了名人的签名照片:奥黛丽赫本、迈克尔乔丹……

  甚至还有加州州长的合影。

  “苏……苏师傅?”王胖子不确定地呼唤着正在指导服务员的苏宁。

  “王哥?”苏宁转身,脸上绽放出真诚的笑容,“什么风把你吹来了?”

  王胖子不自在地扯了扯领带……

  为了这次拜访,他特意翻出了在洛杉矶的唯一一套西装:“陈老板让我们来……来取经。”

  他指了指身后几个同样局促的金门饭店老同事,“说是学习先进经验。”

  事实上,自从“颐和餐厅”爆红后,唐人街上的假中餐厅生意一落千丈。

  陈老板嘴上不说,每天看着空荡荡的餐厅,脸色一天比一天难看。

  “快请进!”苏宁热情地招呼,“正好我在试验新菜,大家一起尝尝。”

  后厨里,王胖子看着苏宁行云流水般的操作,心中五味杂陈。

  这个曾经在他手下切墩的年轻人,如今已蜕变成洛杉矶餐饮界的新贵。

  更讽刺的是,他们这些勤勤恳恳干了十几年的“老移民”,还在为绿卡发愁,而苏宁却……

  “王哥,尝尝这个。”苏宁递过一小碟晶莹剔透的糕点,“茯苓山药糕,健脾胃的。”

  王胖子咬了一口,香甜软糯的口感瞬间征服了他的味蕾。

  “苏……苏老板,”他犹豫了一下还是改了称呼,“你这手艺……在国内学的?”

  “家传的。”苏宁擦了擦手,“我父亲是中医,母亲是药膳师傅。从小在药柜和灶台间长大。”

  “运气真好啊。”金门饭店的帮厨小李忍不住插嘴,“有陈先生这样的岳父……”

  厨房里的气氛瞬间凝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苏宁的笑容僵在脸上,艾米丽不知何时出现在门口,高跟鞋清脆地敲击着大理石地面。

  “各位金门饭店的同仁,”她声音甜美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我想你们误会了什么。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