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律师楼里验族谱

无意识地轻轻拂过摊开在桌上的那本泛黄族谱,指腹感受着那粗糙而坚韧的古老纸张的纹理,仿佛触摸着消逝时光的脊骨。

  “它有它的律法,它的礼俗,它的悲欢离合,它的柴米油盐……也曾真真切切地存在过,有血有肉地活过。这册子上的每一笔,每一个名字,每一处笔讳,都是它存在过的印记。” 他的声音低沉下去,带着一种近乎执拗的坚持,“庆朝,不是传说。”

  他没有看李芳瞬间变得愕然和更加迷惑不解的脸。只有他自己知道,在那句“非为黄白之物”之下,还压着一个更深的、无法诉之于口的秘密。他的指尖,在无人察觉的细微处,轻轻按在了真族谱上“苏明远”三个古拙墨字旁边,那个用蝇头小楷标注的生辰八字上。

  庆朝三十七年,冬月廿三,亥时三刻。

  这个日子,如同一个烙印,深深刻在他的魂魄深处。这不仅仅是他前世金榜题名、意气风发的开始,更是他在这具年轻身体里睁开眼、获得第二次生命的起点——那一天,恰恰是那个名为“苏明远”的外卖员,在凄冷的雨夜里,遭遇车祸、生命戛然而止的忌日。

  这诡异的、分毫不差的重合,是命运最残酷的玩笑,也是他穿越时空、借尸还魂的第一个、最无可辩驳的铁证。这秘密沉甸甸地压在心口,比任何黄金都重,也比任何指控都更让他感到一种宿命般的孤寂与荒谬。

  就在这时,张教授那边传来一声清晰的仪器提示音。他盯着电脑屏幕,脸上露出了极其复杂的神色,混合着震惊、困惑和一种面对超乎理解之物的茫然。他抬起头,看向陈律师,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干涩:

  “陈律师…初步的碳十四同位素检测结果出来了…苏先生这份族谱所用纸张…其年代测定显示…” 他深吸一口气,似乎需要确认自己看到的数字,“其原料纤维的形成年代,大约在距今280至320年前…也就是…公元18世纪左右…与清中期…或者说,与他声称的‘庆朝’中晚期时间段…基本吻合。”

  最后几个字,他说得异常艰难。

  “哐当!”

  一声轻响。是陈律师手中一直握着的、准备记录要点的金笔,笔尖无意识地在文件上重重一顿,留下了一团迅速洇开的、浓重的墨渍。那墨渍的形状,像一只惊愕的眼睛。

  陈律师猛地回过神,看着那团墨渍,又抬眼看向桌上那本在无影灯下显得愈发古老、脆弱却又无比真实的泛黄族谱,最后,他的目光落在了苏明远沉静得近乎漠然的脸上。那眼神里,充满了前所未有的震惊和一种世界观被冲击后的剧烈动摇。

  他张了张嘴,喉结上下滚动了一下,仿佛需要极大的力气才能发出声音。最终,那声音带着一种连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沙哑和不确定,缓缓地、一字一顿地响起,在寂静得落针可闻的办公室里回荡:

  “苏先生…李女士…我想…或许…我们真的需要…重新审视一下相关的…法律适用条款了。”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