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章 一笔勾销

  霎时间,十五万大军齐发。

  城西,鲜于通、元整二将攻金光门;城南,马规元、哥舒浩、赵喆三将,攻明德门。

  城东,夏侯敬德、李光焰身先士卒,猛攻春明门。

  高楷亲自擂鼓,鼓声激昂,一声一声仿若雷霆。

  夹杂着一阵阵喊杀声,震动九霄,排开满天乌云,露出朗朗晴天。

  此时此刻,长安城中,太极宫、立政殿。

  殿宇巍峨,金碧辉煌。

  董澄高坐御榻,群臣叉手肃立,内侍撑扇、宫娥捧灯,一个个却难掩惊慌。

  “石重胤得了三州,为何不来援救?”董澄强压怒火。

  卢思绪叹道:“石重胤本已出兵,奈何,薛将军不忿三州拱手让人,竟率军将他挡在鄜州,寸步难行。”

  “老匹夫!”董澄破口大骂,“孤待他不薄,屡屡擢升,如今危难之时,他竟敢违抗军令?”

  群臣噤若寒蝉。

  发了一通火气,董澄收敛情绪,冷声道:“王玄肃可愿出兵?”

  柳景隆摇头:“王玄肃此前突袭蒲州,却反被刘竞成击败,元气大伤。”

  “如今,即便有心出兵,也无能为力。”

  “废物!”董澄讥笑不已,“刘竞成兵败退返,这等大好机会,他竟也把握不住。”

  想到这,怒火再度上涌:“刘竞成,亦是徒有其表之辈。”

  “未能攻下潼关,也就罢了,竟还大败亏输,狼狈奔逃。”

  “简直可笑!”

  群臣默然,整个大殿,惟有他一人吼声回荡。

  许久之后,董澄深吸一口气,寒声道:“萧宪如何回复?”

  早在高楷聚众来时,他便分派使者,前往各方求援。

  裴处厚神色黯然:“萧宪与袁弘道交战正酣,无暇分心他顾。”

  “蠢货!”董澄冷笑一声,“长安、洛阳,方才是天下之中,金陵偏安江南,烟粉之地,只会消磨志气,只不过割据一方,做个守户之犬罢了。”

  说完这话,他转而提起一事:“吐谷浑呢?”

  杨行本低眉顺眼:“北汗王慕容承泰、南汗王慕容承瑞,厮杀不休,正是焦灼之时。”

  “两家皆将使者逐出,不敢与高楷为敌。”

  “冢中枯骨、井底之蛙!”董澄嗤笑道,“斗得越烈,只会便宜高楷。”

  “迟早有一天,落得身死族灭的下场。”

  满朝文武眼观鼻、鼻观心,不敢置喙。

  “城中尚有多少兵卒?”董澄忽又询问。

  千牛卫将军张驹、监门卫将军王业,一齐拱手:“惟有三万人。”

  董澄眉头大皱:“孤严令,命城中百姓,前来守城,怎会只有三万人?”

  “尔等不遵军令,意欲谋反么?”

  “末将不敢!”两人慌忙下跪,“只是,城中百姓,皆有动摇之心,不愿入军中效力。”

  “那便连坐,哪家不愿效力,杀三族、及邻近二坊。”董澄语气阴冷。

  “若再这么点兵卒,你二人便以死谢罪!”

  “是……是!”两人磕头如捣蒜。

  董澄环顾众人,冷哼道,“长安城尚在孤掌控之中,尔等敢有异心,休怪我手下无情!”

  群臣连忙下拜,齐道不敢。

  待众人告退,董澄默坐片刻,起驾,回返城北齐王府,召来尹真人。

  “上师,这危急之时,还请出手相助。”

  尹真人叹道:“大王容禀,贫道门中至宝,受天劫反噬,无法动用。”

  “为今之计,若要保全性命,须得即刻离开长安。”

  “离开长安?”董澄满脸不舍,“上师,莫非别无他法?”

  尹真人暗叹:关中繁华之地,红尘富贵,果然消磨大志,叫人沉醉其中,难以自拔。

  “大王,当断不断,必受其乱。”

  “高楷麾下足有十五万大军,声势浩大;况且,群臣各异,民心思定,长安城必不能久守。”

  “等到城破之时,悔之晚矣。”

  董澄满脸颓然:“即便离开长安,孤又该何去何从?”

  尹真人沉声道:“贫道可施法,携大王及阖府老小,回灵州。”

  “大王生于厮,长于厮,正是龙兴之地,可东山再起。”

  “东山再起?”董澄长叹一声,“怕是难了!”

  尹真人宽慰道:“大王莫要意志消沉。”

  “魏帝石重胤,无能之辈,只因投靠突厥,狐假虎威,方才占据关内道十余州。”

  “大王之才,百倍于他,正可将他覆灭,夺其基业,向北联合突厥,南下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